返回
当前位置:热讯网>媒体号>中华粮仓>行业资讯

七星农场“机器换人”战略重塑农业生产关系‌

       行业资讯      2025-04-11       66

建三江发布(赵刚)在智能化立体育秧车间,3名技术员通过中央控制屏管理着20万盘秧苗的生长全程。对比传统模式下需要50名工人的劳动场景,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将农业生产从“劳动密集型”推向“技术密集型”。



‌人力重构图谱‌:


‌传统模式‌:每亩育秧需投入12个工时,人工播种误差率达15%。

‌智能模式‌:机械臂每小时精准播种800盘,误差率控制在0.3%以内,人工干预减少至巡检、设备维护等高端岗位。

‌经济账本‌:

农场财务总监周敏算了一笔账:单座智能育秧工厂建设投入1800万元,但年度运营成本从传统模式的320万元降至95万元,投资回收期缩短至5.2年。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释放的劳动力——原育秧团队52名农民经培训转型为无人机飞手、数据分析师等新职业,人均月收入从4000元提升至8500元。


‌社会效应‌:

地方政府将该项目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设PLC编程、物联网运维等课程,已有230名农民取得职业技能认证。农场与黑龙江农业工程学院共建实训基地,预计三年输送500名智慧农业专才。


农业农村部专家陈志刚指出:“七星模式证明了农业现代化不是消灭岗位,而是创造更高价值的就业形态。”农场计划2025年实现全产业链80%岗位的智能化替代,打造全国农业人才转型示范基地。


网友热评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09-rxfm.cnAll Rights Reserved.

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2153号
冀ICP备2024080833号

北大荒新媒体中心品牌网站信任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