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管理区“闲置棚”再利用 为“稳粮扩豆”添柴加薪
建三江发布(蔡福瑞 田立良)“每年水稻育秧大棚的有效利用时间只有短短的2个月,我们管理区对闲置的育秧大棚进行第二次利用,一栋360平方米的大棚能产260斤左右的大豆,以现在的价格计算,每栋大棚能增加500元左右收入,实现了水稻育秧大棚“再生金”。”这是前进农场第六管理区技术员蔡福瑞在介绍大棚二次利用时说的话语。原本“苗去”棚空,现在却呈现欣欣向荣的繁茂景象,这正是前进农场有限公司第六管理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让闲置大棚二次创收的一个工作缩影。
据了解,这个管理区把大棚集中育秧基地二次利用作为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种植户增收的“第二阵地”,从思想发动、示范引领着手,全面调动种植户参与大豆种植的积极性,大力推进闲置水稻育秧棚种植大豆工作,打出稳粮扩豆、提升效益“组合拳”。管理人员积极指导种植户充分利用“冷资源”种植大豆,同时也对大豆播种、管理、收获全过程进行跟踪指导,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参与大棚管理工作,向开启二次利用之路、落实落靠“稳粮扩豆”任务迈出坚实的一步。通过水稻育秧大棚再利用,进一步释放了土地资源的活力,实现了用地养地相结合,不仅会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还会增加经济效益,让“闲置棚”变成“致富棚”。
下一步,这个管理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把水稻育秧大棚二次利用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工作环节,党员干部积极帮助种植户一同经营管理大棚,提升大豆单产水平,为种植户增产增收提供有力保障,为做好今年粮食生产和大豆高产增添新动能。同时鼓励引导职工群众探索多元化种植模式,利用闲置资源开辟增收渠道,着力发展高效益经济作物种植,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铺就增收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