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前行:龙江民企的时代答卷丨一片黑土地 养育一罐奶 飞鹤乳业谱写龙江民营经济发展新篇章
编者按: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信心,也为龙江大地上的万千民企锚定了破浪前行的航标。
在广袤的黑土地上,民营经济始终是振兴发展的生力军。从以全产业链创新领跑乳业赛道的飞鹤乳业,到用金黄玉米串起“黄金产业链”的鸿展生物,再到由鹤岗小店逆袭成为“东北胖东来”的比优特超市……龙江民企正以“坚守主业、做强实业”的定力,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今日之龙江,何以成为民企扎根的热土?明日之龙江,如何成为民企发展的福地?即日起,维度新闻特别推出专题报道《破浪前行:龙江民企的时代答卷》,让我们共同见证黑土地上的发展脉动,看龙江民企如何以勇气破局、以智慧立新,在时代浪潮中奋楫扬帆!
在黑龙江这片充满希望的神奇黑土地上,一家乳品企业已悄然走向世界舞台。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常说,他和飞鹤都扎根在黑土地上,受益于黑土地,更要回馈黑土地。作为中国成立最早的奶粉企业之一,深耕乳业60余载的飞鹤乳业,正成为黑龙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
1962年,赵光乳品厂在黑龙江北纬47度的黄金奶源带上诞生,如今它已蜕变为全球婴幼儿奶粉销量第一的民营乳品巨头。冷友斌,这位曾在北大荒艰苦环境中成长的拓荒者后代,始终秉持着对黑土地的深厚情感,带领飞鹤在世界乳业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从牧场到奶瓶的极致新鲜
飞鹤在齐齐哈尔甘南县建设完成智能工厂,现代化设备与自动化生产线井然有序地运转着。从牧场挤出的鲜奶,迅速降温并在两小时内变成喷雾干燥的奶粉,青贮玉米从田间到牧场仅需半小时;部分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最快不超过28天。这背后的苛刻时间标准,彰显了飞鹤对奶粉品质和极致新鲜的执着。
这极致背后的故事更是令人动容。2007年,冷友斌做出了一个看似“不合时宜”的决定:自建牧场。这项举措当时并不被市场看好,但冷友斌深知掌控奶源的重要性。他毅然举债,坚持走出了一条艰难却意义非凡的道路。这一决定不仅保障了奶源的质量安全,也开启了国产奶粉产业升级的大门。如今,飞鹤拥有13个牧场和超过100万亩专属农场,完整地实现了种植牧草、养殖奶牛、生产奶粉的产业闭环。
以创新实现乳业自主可控
我国乳业长期存在着关键技术和原料被卡脖子的问题,飞鹤则以执着的创新精神,持续投入研发,每年研发投入超过5亿元,成为民企研发投入的领跑者。
最为耀眼的突破之一是飞鹤的乳铁蛋白提取技术。过去,这一关键的营养原料严重依赖进口。飞鹤历时6年、投资近亿元,终于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工业化的乳铁蛋白生产线,彻底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真正实现了中国婴幼儿奶粉核心原料的自主可控。
此外,飞鹤还将目光投向脑科学研究领域,与北大、清华、哈佛波士顿儿童医院等全球顶级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推动婴幼儿脑发育营养的前沿研究。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飞鹤产品的技术含量,更为全球婴幼儿奶粉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民企担当下的共富实践
飞鹤的成绩,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更体现于其对区域经济和乡村振兴的巨大贡献。飞鹤累计创造了17万个就业岗位,帮助16万农民增收致富,带动黑龙江省100多万亩土地实现增值。
在克东县,飞鹤形成了乳业产业集群,20年间县财政收入增长40倍;泰来县宁姜乡也因为飞鹤的到来,从贫困村转型为地区经济新引擎,越来越多年轻人从外地返乡,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生活也越过越幸福。
深情回馈黑土地
作为黑龙江本土企业,飞鹤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更在当地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企业通过直接纳税、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吸纳本地就业人口等方式,持续为黑龙江经济注入活力。
飞鹤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尤为突出,齐齐哈尔市及所属克东、泰来等县市的财政收入因飞鹤的到来而实现显著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发展有了坚实的资金支持。
同时,飞鹤在黑龙江的发展带动了本地人才回流,越来越多年轻人在飞鹤找到了事业发展的平台,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永不改变的初心
作为北大荒的儿子,冷友斌从未忘记自己对黑土地的承诺。他常说:“飞鹤受益于黑土地,更要回馈黑土地。”飞鹤成长的每一步,都深深镌刻着黑龙江的印记。
如今的飞鹤,已不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面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在加拿大建立工厂,通过北美市场增强全球竞争力。然而,冷友斌对黑土地的情怀始终如一,他依旧自称是“北大荒人”,乡亲们也依然亲切地称他为“小冷”。
飞鹤的故事不仅是黑龙江经济发展的典范,更是一首关于坚守与担当、创新与共富的动人赞歌。期待未来,更多企业如飞鹤一般,深扎根于黑土地,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推动黑龙江乃至中国经济奋勇前行。(记者 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