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前位置:热讯网>媒体号>龙江新闻>全省要闻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全省要闻      2025-03-05       66

  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这片土地寄以厚望。春节前后一个月内,总书记的足迹踏遍东北三省,行程里饱含对人民群众的深深牵挂,也满怀对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长远考量。

  “重振雄风,再创佳绩。”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振兴的深切期许。东北这片交织着光荣与梦想的土地,新征程上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今年两会期间,吉林日报联合辽宁日报、黑龙江日报,共同策划推出主题报道,采访东北三省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干部群众,就“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重振雄风 再创佳绩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畅谈真知灼见。

  黑龙江:冰雪暖世界 再写新传奇

  好评如潮,哈尔滨成就史上最成功的一届亚冬会;

  游人如织,“冰雪之冠·大美龙江”冬季旅游品牌闪耀世界;

  动能如磐,“冰天雪地”在龙江大地正加速变成“金山银山”……

  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亚冬会,中国代表团斩获32枚金牌,其中黑龙江冰雪健儿勇夺13金,以硬实力贡献“龙江力量”。亚冬会的筹备和举办释放溢出效应,全民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热潮加速涌动,冰雪经济全链条发展拔节生长、勃发新机。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图1)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焰火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强调,“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202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致辞时表示,“来到哈尔滨,我们真切感受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正在成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对外开放的新纽带。”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图2)

亚冬会男子短道速滑500米比赛现场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

  黑龙江省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冰雪文化底蕴,把冰雪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打造“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地。上个冰雪季,“尔滨”火爆出圈,黑龙江冰雪旅游成为现象级“顶流”。这个冰雪季,哈尔滨亚冬会又为“冰雪热”再添一把火,为冰雪经济上台阶再发一份力。

  哈尔滨亚冬会的成功举办,为冰雪运动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哈尔滨充分用好亚冬冰雪红利,做好竞赛场馆(场地)赛后综合利用,加大高水平冰雪赛事申办承接力度,丰富场馆(场地)服务内容,更好满足群众冰雪运动体验,充分释放文旅体综合叠加效益,让“后亚冬时代”场馆利用效益最大化。围绕大众多样化冰雪运动需求,持续开展冰雪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等活动,广泛开展具有哈尔滨特色、大众喜闻乐见的民俗传统冰雪项目,持续扩大冰雪运动参与人群。加快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哈尔滨核心区建设,打造冰雪体育赛事、人才、产业、文化和交流合作“五大中心”;持续丰富青少年冰雪赛事供给,开展冰雪研学活动;鼓励建设冰雪体育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人才孵化基地,打造高水平冰雪人才区域聚集地。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图3)

太阳岛上的大雪人

  当“亚冬热”遇上“冰雪热”、当“亚冬会”遇到“中国年”,越来越多的新朋老友走进黑龙江、爱上黑龙江。今年春节假期,全省接待游客2626.3万人次,同比增长18.3%。2024年,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1.7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2314.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2%、36.7%,连续8年位居中国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榜首,“尔滨热”成为新时代东北振兴的重要标志。刚刚完美落幕的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园68天接待游客356万人次,绘就了一幅冬日里的耀眼画卷。

  “亚冬会的成功举办,再次扩大了哈尔滨‘国际冰雪运动名城’‘国际冰雪文化名城’的影响力。”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洪新表示,哈尔滨各级文旅部门正抢抓“后亚冬时代”和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战略机遇窗口期,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和创意设计产业,培育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增长点,擦亮“音乐之城”文化品牌,打造避暑旅游度假胜地、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和冰雪经济高地,树立中国著名的“冰城夏都”城市形象。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图4)

亚冬会的召开带动亚布力滑雪热,来自南方的游客体验滑雪的乐趣

  冰雪文化不仅是寒冷气候条件下的文化选择和文化适应,还孕育着未来冰雪经济的文化力量。“第九届亚冬会的成功举办,推动黑龙江冰雪文化实现理念创新、载体升级、传播广泛三重突破。”哈尔滨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石银说,理念创新表现在从“观赏性”文化向“体验式”文化的转变,如哈尔滨打造沉浸式冰雪剧本游、冰雪非遗工坊等;载体升级体现在用科技为文化插上“腾飞的翅膀”,如冰雪大世界应用AR技术还原历史冰嬉场景;传播广泛体现在借力赛事国际影响力,《黑龙江冰雪文化白皮书》全球发布,冰上杂技剧《冰雪精灵》海外巡演获赞。“第九届亚冬会让黑龙江冰雪文化DNA彻底觉醒,为更好地传承与创新,可以深化‘冰雪文化+’融合发展,让冰雪文化搭载更多创意新形式,赋予冰雪文化新元素。通过系统挖掘文化基因,持续激活创新动能,这片冰天雪地将持续向世界传递‘冷冰雪’背后的‘热文明’,为人类寒地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乘着“冰雪热”的东风,哈尔滨冰雪装备产业乘势而上,驶上“高速路”。波司登(哈尔滨)产业基地于2024年6月16日落户哈尔滨,哈尔滨工厂8月20日投产,11月9日联名系列产品全国上市,跑出“当年落地、当年生产、当年上市”的“尔滨×波司登”速度。“‘尔滨×波司登’系列产品是波司登品牌精神和哈尔滨城市文化融合的生动体现。这场双向奔赴,激发了市场消费的新热点,丰富了冰雪经济消费业态和场景,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冰雪文旅+时尚服饰’的产业链模式,为哈尔滨的冰雪产业和波司登的品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波司登集团品牌管理中心负责人李闯说,波司登将积极把握哈尔滨冰雪经济、国潮城市火爆“出圈”的市场机遇,共同打造冰雪经济新高地,引领中国羽绒服从哈尔滨走向世界。

  吉林: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北国三月,天气渐暖,一簇簇冰凌花破冰绽放。从寒冬中醒来的黑土地,迎来新的春天!

  吉林,共和国汽车、化工、电影产业的“摇篮”,在共和国发展史上曾书写下辉煌壮阔的一页。回望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为东北确立了“重振雄风、再创佳绩”的前行航标。

  吉林这片热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于心。今年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五年再次亲临这里,为吉林振兴发展把脉定向,勉励吉林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勇于创新、苦干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新征程上,吉林该如何担当、如何作为?我们在广大干部群众推动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求解,在代表委员、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里寻策。

  追“新”逐“质” 激活振兴“一池春水”

  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里,一汽红旗繁荣工厂平均每50多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中车长客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提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产品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吉林星云”卫星矩阵闪耀苍穹,“吉林一号”星座在轨卫星已达117颗……

  向“新”而行,以“质”谋远。吉林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吉林省产业投资增长10.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12.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16.9%。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同样也要靠人才。

  杨永修代表认为,只有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选拔顶层设计,才能实现开拓新领域、开发新优势、开辟新赛道、开创新局面的构想。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统筹科产教一体化发展,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

  “破”“立”并举 打开发展新天地

  吉林化纤集团生产车间,原丝在氧化炉里由白变黑,新材料之“王”——碳纤维新鲜出“炉”。

  过去一年,吉林化纤销售收入快速增长,企业经营质量大幅改善。吉林化纤转型升级成功,与企业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息息相关。

  吉林化纤只是吉林省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一个缩影。去年,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围绕阻碍吉林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影响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障碍,各地发展最紧迫和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创新制定9个重点专项,明确提出11个方面主要任务,构成吉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书和路线图。

  改革破难题,开放激活力。

  吉林省利用沿边近海的地理位置,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断拓宽对外开放的门户。2024年,吉林省外贸进出口实现1764.1亿元,同比增长5.1%,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RCEP国家成为吉林外贸进出口主要市场。

  今年,吉林对外开放持续发力。近日,吉林省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开放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35条具体举措,通过充分释放政策叠加效应,努力在开放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科技为笔 绘就农业新画卷

  初春暖阳照耀下,黑土地上的寒渐渐褪去。

  在全国产粮大县四平市梨树县,农民已开始为备春耕的事情忙碌起来。全国人大代表、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站在屏幕前,向社员介绍智慧农业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新设备用得越来越熟练,效率提高了很多。”韩凤香说,依托智慧农业系统,合作社已基本实现地块的精细化管理,不仅省时省力,粮食产量还比上一年增收两千余吨。种粮多,秸秆也就多。韩凤香带领合作社发展起“秸秆+喂牛+粪便还田+作物生产”小型循环经济。同时,还创立了“韩小丫”农业品牌,推出鲜食玉米、笨榨豆油等特色农产品,并通过直播拓宽销路。“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环环相扣才能环环有收益,农产品拼质量才能有品牌。”韩凤香笑着说。

  韩凤香的每一次探索与实践,都是吉林农人追梦现代化农业的生动注脚。一年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韩凤香深入30多个村屯,收集民声民意。

  民主法治辉映 滋养民族团结“石榴果”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手相牵、守望相助、亲如一家。

  吉林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也是边疆省份,民族历史文化特色鲜明。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吉林人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探索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新路径。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精心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伊通满族自治县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四平市铁西区着力创建“红石榴家园”品牌,提升民生温度、增加幸福厚度……白山松水间,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绚丽绽放。

  发扬广泛民主,团结就更有力量。2024年,延边州人大常委会聚焦增进民族团结,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凝聚起建设边疆、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强大合力。“我们建强管好用活全州375个代表之家(站),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700余件,为铸牢民族团结之基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延边州人大常委会主任蔡红星说。

  巩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法律规范体系的支撑。延边州人大常委会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注重“小切口”立法,以法规制度促进打造延边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延边州现行有效法规共36部,今年我们还将谋划制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相关法规,启动《延边州延边黄牛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让民主与法治交相辉映,共同滋养民族团结‘石榴果’。”蔡红星说。

  “重振雄风,再创佳绩”。8个字饱含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这片黑土地的深情,表达了他对东北全面振兴的决心与信心。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2400万吉林儿女将以奋进者、改革者、创新者的姿态,在这片黑土地上开拓进取、勇毅前行。

  辽宁: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

  春潮涌动处,驭势扬帆时。

  从科创实验室到智能生产线,从对内对外开放的港口到乡村全面振兴的沃野,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到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生机勃发的辽沈大地,澎湃起振兴热潮,激荡着奋进足音。

  202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辽宁考察,希望辽宁“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赋予辽宁振兴发展新的重大使命。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辽宁正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回望2024,这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在辽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打造新时代“六地”,聚力“八大攻坚”,闯风浪、攻难关、破梗阻,继首战告捷、实现“四个重大转变”之后,发展质效、产业韧性、动能转换、发展活力、安全发展水平、民生福祉六个方面有了“新提升”,新时代“辽沈战役”的攻坚之战打出了气势、打出了信心、打出了成效。

  这是一份值得倍加珍惜的成绩单!2024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1%,连年超过全国水平;研发投入增速6年来首次超过全国水平,投入强度创10年来新高;经营主体增长3.1%,活跃度首次超过全国水平……扭转了经济总量全国排名持续下滑的被动局面,扭转了经济增速长期低于全国水平的发展态势,我们交出了一份有质量、有分量的振兴答卷。

  时间进入2025,打赢决胜战、实现新突破,在辽全国人大代表、住辽全国政协委员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只争朝夕齐奋力,起锚扬帆共奋楫,乘势而上、勇于争先,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以创新引领助产业升级

  产业兴则辽宁兴,产业强则辽宁强。

  “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辽宁工业体系完备、科教和人才资源丰富。”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科技厅厅长蔡睿认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应加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攻坚之年,辽宁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全面发力,22个重点产业集群营收占全省规上工业约61%。决胜之年,辽宁将锚定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做深做实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勇于争先。

  “建设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辽宁激发产业新动能、塑造产业新优势的必由之路。”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丹宁认为,要积极构建“存量焕新”与“增量突破”双引擎格局,通过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构建起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崛起、未来产业“抢跑”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

  靠改革开放促全面振兴

  东北全面振兴,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改革开放。

  “辽宁是我国对接东北亚、沟通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海陆门户,对内对外开放都大有文章可做。”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商务厅厅长潘爽表示,过去一年,辽宁围绕全面振兴新突破重点任务,制定《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重点工作清单》,明确159项重点任务,全年出口增长6.8%,实际使用外资218.6亿元,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2.8个百分点,对外贸易跃上新台阶,开放平台能级实现新提升,全省高水平对外开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不断迈进。

  实现全面振兴的征途中,改革开放注定是一条风雨兼程、披荆斩棘的路。“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按照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要求,不断提高在开放条件下想问题、做决策、抓工作的本领,增强大开放意识,优化大开放格局,建好大开放平台,为全面振兴新突破决战之年决战必胜贡献更大商务力量。”潘爽代表说。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图5)

  作为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本宏委员长期致力于工业母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他认为,国产高端数控机床虽然已具备参与全球工业化竞争的能力,但在全球化竞争与智能化变革叠加冲击下,如何通过扩大开放激活内生动力、深化产业链竞争力,仍是亟待破解的关键课题。

  让幸福生活过得更好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辽宁全面振兴说到底是为人民谋幸福、让群众得实惠。”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也是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党委书记的王晖对此感受更为直观,“2019年,牡丹社区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完整社区建设充分融合,让这个房龄超40年、老年人口占比40%的社区华丽转身,成为‘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幸福样板。”

  家家户户幸福生活、老老少少开心快乐,就是人间美景。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指示,让王晖代表对做好“一老一小”工作更有信心:加强与专业养老机构合作,持续为孩子们提供寒暑假托管,让社区真正成为大家的幸福家园。

  基层社会治理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冷暖。这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铁岭市昌图县昌图镇河信子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赵国友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做好调解工作必须做到腿脚勤、嘴巴勤、脑子勤,还要做到倾听有耐心、调解有公心、事后有关心。”而像赵国友一样,全省司法行政系统8.2万名人民调解员活跃在群众身边,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让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干在实处才能勇于争先,顽强拼搏才能谱写新篇。经历非凡奋斗的辽宁,发展强劲起势,动能聚力蓄势,振兴积厚成势;经历风雨考验的辽宁人民,锤炼了本领,鼓舞了斗志,激发了干劲。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就一定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春天来了,乘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春风,让我们一起,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

网友热评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09-rxfm.cnAll Rights Reserved.

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2153号
冀ICP备2024080833号

北大荒新媒体中心品牌网站信任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