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集团依安农场:奏响“五良”融合 助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依安农场有限公司以“增产量、提质量”为目标,以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广优质良种等为抓手,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发展,深刻重塑着传统农业模式,为保障粮食丰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发展“良制” 增动力
孟祥国是依安农场很“出名”的种粮大户,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和管理经验,在依安农场组织创立规模家庭农场开始,他就和众多种植户们一起组建了家庭农场,并被大家推选成了家庭农场场长。在依安农场的指导下,家庭农场最终确定的经营模式是经营管理权、财务核算权归属于规模家庭农场场长,由依安农场基层农业单位协助农场行使相应的土地发包、生产经营、农艺服务、沟通协调等职能,生产全过程实行统一化肥、品种、播种、中耕、收获、销售、核算、分红的“八统一”措施。
今年大田作物收获后,产量相比于去年,家庭农场所种植的大豆每公顷增产了250公斤,玉米每公顷增产2200公斤,实现了粮食增产增收。
依安农场依托家庭农场模式,在“良种”“良法”上下了大功夫,这个农场今年主要种植的品种为耐密植、抗倒伏、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熟期适宜的优质高产品种,在作物生产的多个关键阶段,农场组织农业工作人员和种植户代表召开农业现场会,不断引导种植户在“良种”上做出更优选择,同时充分展示农业生产标准、新技术示范应用成果,使“良法”也得到了广泛宣传和推广。
提起“良法”,就一定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应用。近年来,这个农场不断加强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增加种植密度、合理调整行距、合理单元设计搭配自动化应用,促进种植户增收增效,尤其是无膜浅埋滴灌一体化水肥技术的应用。增大了单元控制面积,达到节本增效的效果,而且实现了水肥自动化。
运用“良机”提效率
这个农场采取加大补贴力度等措施,助力种植户农机装备转型升级。近年来,共引进气吸式播种机、宽窄行插秧机、分层施肥机、辅助驾驶系统等智能农机装备30余台(套),普及推广农机新技术3项,为再夺丰收提供“良机”。
在依安农场随处可见农机收割忙碌的场景,伴随着机械隆隆的轰鸣声,一辆辆大型收获机车迅速褪去“外衣”的玉米棒纷纷落入机车粮仓,秸秆则被吸入机器,经粉碎后均匀洒在田间,整个作业流程一气呵成。在现代化大机械的应用下,极大地提高了“三秋”工作效率,据依安农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职员杨洪伟介绍,以凯斯7150机车为例,在全天24小时作业的情况下,可以收获玉米约450亩面积,大豆则可收获约600亩面积。
今年,依安农场在10月20日前就已全部完成各类作物收获作业,9万余亩耕地秋整地作业也在10月末全面完成,为明年农业生产工作夯实基础。
修建“良田” 筑根基
今年,这个农场按照国债高标工程建设时间节点的需求,提前谋划,全面加快格田改造进程。将面积小、池埂占地大的地块改造成为“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提高农田的防灾能力与农田质量,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农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粮食的产量、品质和安全性。因此,将农田打造成为良田,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目标。”依安农场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庆哲表示。
今年,依安农场有限公司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标准化格田改造及土地平整任务总面积1.4万余亩,预计可增加有效土地使用面积3%左右,惠及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原第二管理区和第五作业区,实现将传统“粮田”升级为“良田”,实现“小田并大田”“碎田化整田”目标。
依安农场将以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为抓手,通过智能化农机装备应用、精准施肥、保护性耕作、智慧农田管理等现代化科技手段集成,进一步提高水田生产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真正做到用科技的力量带来好收成。(张艳丽、廖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