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集团逊克农场:谱写黑土地保护崭新篇章
在广袤的龙江大地上,黑土地犹如大自然赐予的珍贵宝藏,孕育着无限希望。然而,长期的高强度开发利用,让这片肥沃的土地面临挑战。为守护好这片黑土地,北大荒集团逊克农场积极探索实践,从高标准农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等多方面发力,谱写着黑土地保护的崭新篇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筑牢黑土根基
“我们对4条侵蚀沟、39处鱼眼泡进行科学治理,不仅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土壤资源,改善了农田排水条件,还增加了 107.29 亩耕地面积。”农业发展部总经理齐会喜介绍道。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种植户增收,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举措。为确保项目有序推进、按时完工,农场党委创新实施“43252”工作机制:明确安全、进度、质量、标准四个目标,为项目推进绘制清晰蓝图;实现平台管理与施工进度、参建单位内、外业管理与施工进度、资金拨付与施工形象三个同步,提升项目建设整体效率;严格依照设计内容要求和项目管理相关规定规范建设,保障施工流程和建设标准,为项目质量提供可靠保障;构建场领导、行业、使用单位、协同部办、技术措施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五方监督网络;制定投后和项目终身制两个管理机制,确保项目质量经得住时间考验。
2024年,逊克农场增发国债项目总投资 6065 万元,治理排水沟2条、新建涵洞74座、维护机耕路12条、治理侵蚀沟4条、治理鱼眼泡39处、修缮及拆除重建晒场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成高标准农田2.4万亩,改善排水面积3.67万亩,目前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农业基础生产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滋养黑土
“以前施肥总是凭感觉,多施少施心里没底。现在每年都来领施肥建议卡,就像有了个种地的‘好参谋’,按照建议施肥,庄稼长得又壮又好,产量高、成本低、效益好!”种植户王彬对测土配方检测工作赞不绝口。
为全面摸清耕地土壤养分“家底”,实现精准施肥,逊克农场始终将测土配方施肥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以土壤化验为有力支撑,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农业“三减”工作。根据土壤状况为耕地“量身进补”、精准“把脉”,为不同作物的耕地制定相应“营养套餐”,以“施肥配方建议卡”形式发放到种植户手中,做到“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引导种植户科学用肥,推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化验员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求,对采集的 700 余份土壤样品进行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 值等项目检测,制作并发放施肥建议卡 5000 余份。
保护性耕作:呵护黑土生态
保护性耕作是黑土地保护的重要举措。逊克农场积极推广以秸秆还田、科学轮作、生物菌肥等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让黑土地得以休养生息。
“以前只盯着补贴,却忽略了土地的承受能力,越重茬大豆产量越低。现在通过科学轮作,土地健康了,产量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了。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种地不能只凭经验,还得依靠科学!”说起科学轮作的好处,尝到甜头的种植户李明感慨万千。
2025 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 76.1 万亩,其中大豆 50.5 万亩,占比 66%;玉米 25.2 万亩,占比 33%;其他经济作物 0.3 万亩,占比 0.39%。通过科学布局,不同作物在时间与空间上实现互补,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发生,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优良环境。
秸秆还田在保护性耕作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到秋收时节,逊克农场的田间地头,一台台秸秆粉碎还田机来回穿梭作业,将收割后的秸秆直接粉碎,均匀抛洒在田间。这些粉碎后的秸秆,宛如给大地铺上一层厚厚的“营养被”。
农场采用深松碎混 + 耙地的保护性整地方式,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并且积极落实国家轮作休耕试点项目,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全方位提升土壤有机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霍春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