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前位置:热讯网>媒体号>直属企业>九三

尖山农场:现代化大农业 希望在田野上

       九三      2016-02-11       66

  九三发布(吴亚金)近年来,尖山农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稳步推进,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综合产能稳步提升,种植户的效益有所保障。

  记者在是在尖山农场的电子销售平台看到,工作人员每天在线销售地产农副产品以外,更将发展订单销售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

  尖山农场农业科科员陈元明说:"通过网上交易,我们签回了杂粮种植订单,产品对接市场,用这样的方式我们调整种植业结构更有底。"

  几年来,尖山农场以效益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实际,不断进行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中草药、苜蓿、红小豆等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逐步构建了"玉—豆—杂经饲"的三区轮作体系。坚持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品种结构坚持早、中、晚熟合理搭配,全作物、全面积实现了良种覆盖100%。

  为做到向管理要效益,这个场还优化经营方式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尊重民意,积极对接上级政策,适应市场发展新常态,逐步发展规模经营。从以前的分散经营,逐步发展了"六统一经营"、合作社,到目前的多种合作方式共同发展。

  尖山农场农业科科长高世杰告诉记者:我们以管理区为单位成立合作社6个;以种植户为核心,自愿组合,成立合作组56个,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集约化、科学化、组织化程度。

  尖山农场还积极优化农机结构,从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需求出发,不断满足农业发展中新技术、新措施的推广应用,逐步进行机械更新。

  尖山农场农机科科长黄海峰说:"十二五期间,农场累计投入2.2亿元,更新各类农机具536台套,实现农机总动力4.5万千瓦,机械化率达到98.7 %。"

  在优化农机结构的同时,尖山农场还积极优化基础设施。坚持基础设施与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相配套,科学合理的逐步完善基础设施结构,

  尖山农场项目办主任李延军介绍: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 40000 万元,投资 2695万元用于农田路、桥、水的综合治理,投资 2822万元新建晒场 19 万平米、粮食仓储 7 万吨、烘干塔 12 作,我场的晒场达到33万平米、粮食仓储能力20万吨、粮食日烘干能力6500吨。

  为真正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提升农业标准水平,尖山农场从强化制度管理、监督管理、农机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深入手,把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了基层。

  尖山农场农业科科长高世杰说:"农场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并下发各阶段的生产方案,严格规定各项技术措施、作业标准及奖罚制度。把责任追究制度作为提高责任意识及队伍素质的重要内容,从严考核,兑现处罚。"

  同时,为了调动个方面的积极性,这个场还成立了农场、管理区两级质量监督小组,明确分工,监督小组对各项作业进行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并严格处理;作业结束后,结算单由驾驶员、协管员、管理区领导共同签字认可,并狠抓农机管理工作。

  尖山农场农机科科长黄海峰告诉记者:"我们场所有机车在每个作业阶段前完成检修、改装,经农机科验收合格后方可参加作业;在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做到人人明白标准;管理区干部、种植户、驾驶员在作业中检查作业质量,发生质量问题由作业车组重新作业并赔偿损失。"

  尖山农场协管员李荣斌说:"机车作业质量的好坏对效益的提高十分关键,我作为一名协管员,所有的作业我都全程参与并认真验收,这样就保证了作业质量,保证了老百姓的利益。"

  尖山农场要求各单位安排专人进行地号档案的归类整理,各类物资投入均按照实际发生数量填写,确保各项措施、数据记录准确、详实,确保了地号档案的严格管理。同时,这个农场还从强化项目实施、院校合作、科技水平提升、引领示范、综合措施应用等方面入手,保障现代化大农业向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在尖山农业科技馆的专家咨询室,利用远程网络咨询平台,农场定期邀请专家教授为种植户解决疑难杂症,建立这个咨询室,既方便了广大技术人员对接专家,又方便的种植户学习,有效的提升了农业标准化水平。

  强化项目实施。

  尖山农场农业科科员陈元明:通过实施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项目,完善科技三级服务体系,整合农场科技力量,充分发挥科技指导服务作用,实现科技到户到人。

  尖山农场农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郭雷对记者说:"种植户在农业生产上,遇到了技术难题,到这里学习挺方便的,与专家们及时对接也很方便。"

  在建立专家咨询室的同时,尖山农场还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展玉米高光效栽培技术示范、品种试验等项目,构建以吸虫塔、昆虫性信息素、虫情测报灯为主的害虫监测预警平台;利用性信息素诱集器对玉米螟、粘虫、大豆食心虫进行监测,在玉米螟成虫发生高峰期,进行多旋翼无人机投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试验,极大的提高了病虫害的监测及防治能力。这个农场还全面推广模式化栽培及配套技术应用。

  尖山农场农业科科员陈元明说:"我们推广了玉米"四优两管"、马铃薯"四优一管"、大豆10cm大垄三行等模式化栽培。重点推广玉米叶龄管理、水肥一体化、药肥一体化、原垄卡种、玉米化控、精密播种、保护性耕作、航化促熟、绿色防控等技术。通过各项技术措施科学组装,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品质。"

  尖山农场农业科科长高世杰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坚持与中国科学院、省农科院、东北农大、八一农大、农垦科学院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实现均衡增产增效。"

  打造"一园两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现代化大农业提档升级。我场将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带作为引领示范的窗口,注重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的应用,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合作社骨干和职工代表进行参观学习,充分发挥了一园两带的引领示范作用,为实现高产高效奠定了基础。

  尖山农场农业科科长高世杰说:"我们农场通过各项措施的综合应用,实现了农时、种子、农艺措施、田间作业、人员素质的标准化,"十二五"期间,四年被评为垦区标准化提升活动标兵单位,在"十三五"我们将以"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增效益"为主线,全面深化经营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发展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切实促进农场增效、职工增收。"

网友热评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09-rxfm.cnAll Rights Reserved.

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2153号
冀ICP备2024080833号

北大荒新媒体中心品牌网站信任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