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前位置:热讯网>媒体号>直属企业>九三

回望2014:九三管理局农业站排头

       九三      2015-03-17       66

回望2014:九三管理局农业站排头(图1)

2014年,管理局、农场各级干部、职工和农业科技人员认真贯彻落实管理局党委、管理局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大平原"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坚持发展粮食生产,全面加快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在连续两年受灾不利形势下,经过全局上下攻坚克难、统一思想、提振信心,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农业生产工作。

  ——农业生产获得特大丰收。全局深入贯彻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扎实推进农机更新、水利工程、土地整治和高标准粮田建设等措施,坚持"一稳两提"的原则。在优化结构上,大农场控制和放缓玉米发展速度,适当恢复了大豆面积;规模较小的农场进行多元化种植,积极发展高效订单农业。2014年全局实际完成播种面积376万亩,其中玉米168.8万亩,占45%;大豆163.6万亩,占43.5%;小麦5.2万亩,杂豆3.6万亩,马铃薯8.8万亩,其它经济作物26万亩。通过强化管理、突出标准、注重效益等,不仅实现了"两年受灾一年恢复"的目标,而且取得了可喜的产量与效益。全局粮食总产实现172万吨,比上年增加21万吨,提高13.8%;玉米平均亩产729公斤,比上年增加100公斤,提高15.9%;大豆平均亩产197公斤,比上年增加110公斤,提高126.4%。公顷效益普遍在4000-5000元,玉米最高的公顷效益达到万元。

  ——新措施增产增收作用明显增强。在连续两年自然灾害和粮食市场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各农场普遍从自我挖潜做起,年初就进行了周密而细致的成本预算,在肥料投入不减情况下,玉米、大豆公顷成本普遍比上年下降10%左右,一般每公顷降低1000元左右。积极倡导和推广原垄卡种技术,全局原垄卡种面积为25.8万亩。推广依靠合理群体结构增产的增匀降密做法,玉米、大豆节约种子用量均在10%左右,大豆种植普遍采用垄上三行栽培模式,密度由过去每公顷45-50万株调整到38-42万株,通过增匀降密,实现高产稳产。玉米种植密度由过去每公顷10-11万株调整到9-9.5万株,比过去每公顷降低1万株左右。在施肥上,突出增加了钾肥的施用比例, 亩施肥总量比上年增加2-5斤,达到44-45斤/亩;钾肥由每公顷80-100公斤提高到120-150公斤。马铃薯种植全面推广使用"四优一管"栽培模式,在优品种、优耕作、优栽培、优防控、加强药肥一体化管理水平等方面加大了推行力度,全面推广了90公分大垄双行高台密植栽培,公顷保苗达到了8-10万株,为实现高产高效创造了积极条件。

  ——科技示范网络建设成效显著。在科技示范带建设上,结合农业部高产创建项目,重点狠抓了示范项目落实、示范田标准化建设、示范带管理、高效种植项目等,落实管理局示范带建设补贴100万元。全局示范带建设总长度为350公里、 518个地号、示范田面积为38.2万亩,占总面积的10%左右。示范带设立参观点125个,参观展示田面积11.4万亩。在科技园区建设上,注重展示了具有前瞻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增强了对外展示和田间课堂教育的效果。病虫害监测预警预报、生物防治玉米螟、订单高效经济作物种植、玉米及经济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等新内容,成为职工群众现场观摩、培训的最佳课堂。

  ——高产创建及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2014年各农场普遍推行了事前签责任状、事中第三方协管监督、事后多方签字确认等一系列责任到人、责任到车的强化生产管理的措施和办法,进入苗后田间管理阶段,管理局提出在全局范围内广泛开展"奋战十天战草荒"、"找后账"式田间管理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作业人员和机车人员的责任心。通过半年农业生产大拉练,对各农场的标准化水平进行了全面的检阅,各农场对照不足找差距,进一步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使"五边"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常规化、制度化、责任化成效得到初步显现。2014年,各农场承担农业部五大作物高产创建项目点次24个。在专家指导下,农场积极组织实施,各作物高产创建均取得了可喜成果,在全总局排名中:玉米模式攻关尖山农场获得垦区第一名;小麦高产创建建边农场获垦区第一名;马铃薯高产创建尖山获垦区第一名。尖山、嫩北被总局评为垦区高产创建先进单位;鹤山、嫩北、大西江农场被评为总局农业标准化标兵农场。

  ——农业基础建设持续加强。2014年管理局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工作,为解决玉米销不出、收不进、储不了、卖粮难的局面,新建符合承储国家政策粮食标准仓储库库容89万吨,其中有71万吨通过招商引资建设,18万吨为企业自筹资金建设。2014年新建日处理500吨的烘干塔10座,目前全局已有烘干塔105座,日处理能力4.2万吨,基本上可实现玉米潮粮在40天内全部烘完。2014年全局投入资金1.6亿元,更新大型农机具417台套,机械力量显著增强,全年完成跨区作业919.1万亩,实施飞机航化作业205万亩,继嫩北农场、尖山农场之后,鹤山农场、嫩江农场又获得全国农垦农机管理标准化标兵单位称号,七星泡农场获得全国农垦农机管理标准化优秀单位称号。2014年全局完成造林面积10628亩,节水增粮项目稳步推进,种子生产、加工、贮藏等标准化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

  ——再生产准备工作充分。2014年管理局认真分析"三秋"工作面临的形势,及时提出了"以销促收、以收促整地、以整地促明年再生产"的工作思路;对于玉米茬整地提出了"三个1/3"的主张,即实现玉米茬起垄1/3、玉米茬黑色越冬1/3、冻收留原垄卡种1/3。针对连续两年洪涝,提出了"在整地上以翻地和深松为主,把治糗作为重点。充分利用冻融交替期,以凌克湿、以冻治涝"。紧紧抓住短暂的有利时机,抢干不蛮干,使"三秋"工作不仅完成的面积大,而且质量标准高。全局共计完成秋起垄251.7万亩、秋夹肥192.1万亩,为2015年高标准春播奠定了坚实基础。

网友热评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09-rxfm.cnAll Rights Reserved.

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2153号
冀ICP备2024080833号

北大荒新媒体中心品牌网站信任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