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前位置:热讯网>媒体号>中华粮仓>企业新闻

前进农场: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好“丰”景

       企业新闻      2023-10-31       66

前进农场发布(魏长凯)今年,前进农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重要嘱托,把多种粮、种好粮,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为头等大事,积极组织广大种植户抢抓有利时机,因地制宜、适时开展“黑色越冬”、筛选苗床土、秋摆盘作业、标准化格田改造等农业生产活动,“春活秋干”,巧打时间差,为明年春耕生产争得主动权。

下好“黑色越冬”先手棋

连日来,“金戈铁马”穿梭于前进农场广袤的田野上,在今年秋整地过程中,农场严格按照翻地深度达到20~22厘米,翻地到头、到边不留死角,不重不漏、扣伐严密、不留暗格、稻茬扣严的标准进行,确保整地一块、达标一块,保证耕地高标准实现“黑色越冬”。

“为高标准、高质量顺利完成秋翻地工作,各管理区成立了12支秋助农服务维修队,党员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帮助种植户及时联系翻地机车,及时协调解决油料供应和机车调配等问题,并对整地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应整尽整。”农场副总经理张岩说。

在今年的秋收工作中,农场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收获和整地的顺序和时间,按照“翻地为主、翻旋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标准,促进秋整地与黑土地保护、新技术推广同步推进,以先进的种植理念、高效的机械化水平、创新的科研力量、严格的管理制度,做到收获与整地同步推进、环环相扣。据了解,旋地作业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草害、提高土地平整度,各管理区技术人员积极向种植户宣传讲解旋地的好处,引导他们对翻地后的地块进行旋地作业,全面提高整地标准。

抓好备土摆盘提前量

俗话说:“三春不如一秋忙。”近日,在前进农场第七管理区大棚基地,笔者看到种植户正抢抓秋收后的空闲时间,忙着秋做床、筛床土、秋摆盘,通过春活秋干的方式节时降本,为明年春耕生产赢得先机。

“初步估算,秋备土、秋做床、秋摆盘三项费用加起来,一栋大棚可以省800~1000元。不仅如此,秋摆盘还能使土壤得到充分熟化,减少病虫害,增加土壤养分释放,保证育秧质量,缓解冬季雪大春涝造成的不利影响,最终达到苗齐苗壮的目的,助力春耕节本增效。”农场第七管理区主任蔡成本耐心地向种植户分析。

今年,农场所属各管理区坚持以早动争主动,在高标准开展秋收工作的同时,为种植户算好经济账、效益账,积极引导种植户适时开展秋摆盘工作。在摆盘作业中,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全程跟踪指导,严格按照“床面干净、摆放整齐、衔接紧密、土壤无杂块、棚内无杂草”的标准进行摆盘作业,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农业生产质量整体提档升级,为明春育好苗、育壮苗打下坚实的基础。据管理区技术人员介绍,近年来,在农场的正确引导下,种植户体验到了秋摆盘的好处,现在秋摆盘的热情空前高涨,预计今年秋摆盘可达到80%。

打好格田改造“主动仗”

连日来,在前进农场所属各管理区水田里,推土机、挖掘机、平地机正在进行消埂扩池、土地平整、田边取直改造作业,一派机声隆隆、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

“通过不断加强标准化格田改造,实现了粮食综合产能、农业可持续发展、黑土地保护和新技术集成推广四个提升。”农业发展部部长万文达向笔者介绍到,“改造后有效地块插植面积可提高4%,增加土地面积3%,亩均增产粮食60斤以上,年粮食产能增加1500吨以上,综合亩增效150元以上。”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农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坚持以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为抓手,因地制宜推进规模化格田代替一般格田改造工作,形成了一路贯中、两侧为田、格田30亩、四周围渠的“1234”标准化格田改造模式,打造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粮食生产基地,完成了由“粮田”到“良田”的华丽转身,为农场稳步提高粮食综合产能、实现农业标准化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筑牢了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前进农场将立足北大荒集团“1213”高质量发展工程体系和“32366”任务体系,大力发展“四个农业”,让“中国饭碗”装更多的中国粮食,努力提升粮食综合产能,为全面建成农业领域航母贡献力量。

前进农场: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好“丰”景(图1)

前进农场: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好“丰”景(图2)


网友热评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09-rxfm.cnAll Rights Reserved.

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2153号
冀ICP备2024080833号

北大荒新媒体中心品牌网站信任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