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年固碳超万吨
北大荒发布(王立民)在勤得利农场的示范田,秸秆粉碎机将玉米秸秆切碎至3-5厘米,均匀覆盖地表。配合深松机的35厘米间隔深松,形成“上虚下实”的耕层结构。经测算,连续三年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从3.2%提升至3.8%,地表径流量减少62%。
农场与高校联合研发的复合菌剂,可将秸秆腐解周期从180天缩短至90天。2024年推广的“秸秆还田+生物菌肥”模式,使化肥亩均施用量减少28公斤,但玉米产量反而增加5.7%。
在第八管理区,3万亩耕地正实施“玉米-大豆-牧草”三年轮作。紫花苜蓿的深根系有效打破犁底层,其根瘤菌固氮量相当于每亩增施尿素12公斤。轮作周期结束后,土壤容重从1.45g/cm³降至1.28g/cm³,达到优质耕层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