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前位置:热讯网>媒体号>中华粮仓>企业新闻

创业农场有限公司推广新型搅浆整地农机具应用

       企业新闻      2025-04-20       66

北大荒振兴号 (记者 王立民2025年4月18日,创业农场有限公司在第七管理区召开新型搅浆整地农机具推广现场会,全面展示自主研发的智能搅浆整地机作业成效。该设备通过北斗导航定位、液压精准调平和碎土深度监测等技术,实现水田整地“碎土、埋茬、平地、增氧”四效合一,作业效率较传统农机提升40%,土壤肥力利用率提高15%,为水稻稳产增产注入科技动能。公司总经理崔少宁表示:“新型搅浆整地技术将推动水稻生产从‘经验耕作’向‘数字农艺’跨越。”  


技术突破:智能搅浆机破解传统整地痛点

在第七管理区的高标准稻田内,3台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智能搅浆整地机正匀速推进。农机手通过驾驶舱内的触控屏设定作业参数后,设备自动调整刀辊转速和入土深度,搅浆深度稳定控制在12-15厘米,秸秆掩埋率达95%以上。据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李明介绍,该设备配备的土壤硬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土层状态,通过算法自动优化行进速度,避免传统机械因土壤板结导致的“跳犁”问题。  


“过去人工操作搅浆机,深浅不一、漏耕重耕是常事。”种植户赵国强指着刚完成作业的田块感慨,“现在智能农机作业后的田面平整如镜,水深误差不超过2厘米,每亩秧苗栽插时间节省半小时。”2025年,创业农场已投入860万元购置18台新型搅浆整地机,覆盖5.2万亩核心示范区,预计带动周边农户升级设备120台套。  


生态效益:秸秆还田与土壤改良协同推进

新型搅浆整地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生态效益提升。设备采用“双轴差速碎土”专利技术,将秸秆切割至5厘米以下并均匀混入耕层,配合增氧装置改善土壤透气性,使有机质分解速度提升30%。农业环境监测站数据显示,应用该技术的田块,插秧后20天土壤铵态氮含量达45.3毫克/千克,较传统方式提高12%,有效减少化肥用量10%-15%。  


在第三管理区的对比试验田,技术员王海波展示了连续三年应用搅浆整地技术的成果:“土壤容重从1.35克/立方厘米降至1.18克/立方厘米,蚯蚓数量每亩增加800条,水稻根系生长量提高20%。”此外,公司联合高校研发的“搅浆-菌剂协同”技术,在作业时同步喷洒复合微生物菌剂,促进秸秆腐解的同时抑制病原菌滋生,使稻瘟病发生率下降28%。  


模式创新:全程机械化作业链加速落地

创业农场有限公司构建“泡田-搅浆-平地-施肥”四位一体作业模式,通过智能农机协同大幅压缩农时。在示范区内,激光平地机与搅浆整地机组成编队接力作业,借助5G通信技术实现数据互通,整地平整度合格率从82%提升至98%。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刘建军算了一笔账:“过去泡田后需晾晒3天才能整地,现在智能搅浆机可带水作业,10小时完成150亩整地任务,每亩节省水电费25元。”  


针对丘陵地块,公司创新推出“小型智能搅浆机+无人机辅助监测”解决方案。在坡度8°以下的田块,85马力小型搅浆机搭配地形自适应系统,可自动调节左右轮转速,确保作业稳定性;无人机每4小时巡航一次,生成三维地形图指导农机避让低洼区域。2025年,该模式已在1.8万亩复杂地形田块推广,减少机械损毁事故90%。  


政策扶持:农机购置补贴激发农户热情

为加速技术普及,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将新型搅浆整地机纳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单台最高补贴12万元。创业农场同步推出“以旧换新”政策,农户置换传统农机可额外享受8%的折价优惠,首批32台设备已被预订一空。种植户张丽华在培训现场表示:“补贴后个人只需承担6万元,按每亩节本增效80元计算,两年就能回本。”  


公司还建立“1+N”技术服务体系,即1个农机合作社对接N个农户,提供设备租赁、托管作业、维修保养等全周期服务。在春耕高峰期,合作社日均调度搅浆整地机45台,完成作业面积超7000亩,农户通过手机APP即可实时查看作业进度和质量验收报告。  


人才培育:产学研融合攻克技术瓶颈

创业农场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成立“水田智能装备实验室”,重点攻关搅浆刀具耐磨性提升、多机协同控制等难题。2025年,团队研发的碳化钨涂层刀片投入使用,使用寿命延长至1200亩/套,较传统刀片提高3倍。实验室负责人陈志刚透露:“我们正在测试基于AI视觉的秸秆覆盖率检测系统,未来可实时反馈还田质量并自动修正作业参数。”  


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开设“农机手-农艺师”双技能培训班,邀请设备厂商工程师现场教学,重点讲解故障诊断、数据分析和农艺适配知识。34岁的农机手王浩经培训后取得智能农机操作认证:“现在不仅要会开机,还要看懂土壤检测报告,根据田块肥力调整搅浆深度和速度。”  


未来规划:三年实现全域智能整地覆盖

按照公司战略部署,2025-2027年将投入3000万元建设智能农机服务中心,新增搅浆整地机无人化作业区2.6万亩,开发云端整地质量监管平台。总经理崔少宁在采访中表示:“到2027年,公司全域水田将实现智能搅浆整地技术100%覆盖,带动水稻亩产突破720公斤,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为黑土地保护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范本。”  



网友热评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09-rxfm.cnAll Rights Reserved.

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2153号
冀ICP备2024080833号

北大荒新媒体中心品牌网站信任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