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能育秧到无人农场 打造粮食生产“硅谷模式”
建三江发布(赵刚)在七星农场数字指挥中心,大屏上的“水稻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正闪烁跳动。这个整合了5G、区块链和数字孪生技术的超级系统,标志着农场从单点技术创新转向全产业链智能化重构,朝着“耕种管收储”无人化目标加速跃进。
技术演进路线:
育秧阶段:AI视觉系统每20分钟扫描一次秧苗,结合20万组历史数据预测最佳移栽期,准确率达93%。
种植管理:田间部署的400个物联网节点,实时生成土壤墒情热力图,指导变量施肥机精准作业。
收获环节:联合潍柴雷沃研发的无人收割机,通过北斗定位实现厘米级路径规划,损失率控制在1.8%以下。
数字底座建设:
投资1.2亿元搭建农业大数据中心,存储容量达32PB,处理来自卫星、无人机、传感器的日均500GB数据。与华为合作开发“神农AI模型”,可提前14天预警稻瘟病爆发,防治效率提升70%。
未来图景:
正在建设的“无人化试验区”将实现三大突破:
全域5G专网覆盖,时延降至10毫秒级
数字孪生系统与现实农田1:1映射
农业机器人集群自主协同作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评价:“七星农场正在书写中国智慧农业的‘进化论’。”农场计划2030年前建成全国首个无人化粮食生产基地,推动粮食生产彻底告别“靠天吃饭”的传统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