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前位置:热讯网>媒体号>视觉新闻>农业

八五九农场有限公司备春耕“新”潮澎湃

       农业      2025-03-27       66

建三江发布(安彬 李睿)初春的乌苏里江畔,广袤的黑土地从沉睡中苏醒,处处涌动着生机与希望。在八五九农场有限公司的良田上,新农人辛勤劳作的身影,勾勒出一幅幅全新的农业生产图景。

走进第一管理区智能化育秧大棚,种植户李树军望着眼前平整的大棚和先进的机械,黝黑的脸上满是笑意。“这台起盘机可用于棚内硬盘起盘作业,可以实现自动起盘、自动装筐、移动秧筐作业,起盘作业仅需一人操作,每天可节约人工成本800—1200元。”李树军向笔者盘算着节本增效的经济账。

别看李树军今年54岁了,在带头示范应用科技这方面他一直追赶“潮流”。今年,农场有限公司又在他的水稻大棚里示范了水稻全程智能化育秧新机械,这让李树军兴奋不已。

老李深知,“新农人”不仅要懂机械,更要懂科技。“在我的大棚里还示范了压床机、电动平床机、电动水稻摆盘机、苗床施肥植保机,这些机械在解决人工、提高标准和效率上起到很大作用。”李树军抚摸着新机械,满脸自豪地说。

植保无人机、北斗导航农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各式各样的新农具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对于这些新技术、新装备,李树军充满信心:“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我们‘新农人’就要敢于尝试,把新技术应用到生产中,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走进八五九农场有限公司科技园区,这里的秧盘没有摆放在地面上,而是睡眠在如同列车的“上中下”铺。技术人员赵鹤研介绍说,这种新机械叫“自动换位立体育秧机”,育秧技术叫“立体育秧”。一台育秧机可放置一百八十多盘秧苗,数量是常规平面育秧的四倍多。“立体育秧”利用垂直空间,采用多层设计,有效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与传统的平面育苗相比,减少了场地面积需求,实现了单位面积内育苗数量的增加,减少了农耕用地的占用。

记者现场计算了一下,一台“自动换位立体育秧机”占地面积是6.6平方米,但它的实际净种植面积达到了42平方米,以标准的九层18块种植板来算,用这台机器铺满一个大棚,其效率是平面育秧大棚的九倍。

据悉,该项技术是八五九农场有限公司与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苗成壮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可以实现后期工厂化育秧的自动化、智慧化和无人化。八五九农场有限公司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积极与校企合作共研,因地施策、精准配套,加快技术熟化破解生产技术瓶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确保项目精准落地,全面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在广袤的田野间、试验田里,科技工作者和“新农人”们辛勤耕耘、播撒智慧和汗水,为新一年的丰收吹来科技新风、赋予鲜活生机,让乡村振兴在一个又一个春耕图景中绽放一路繁花。

QQ_1743033392629.png

网友热评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09-rxfm.cnAll Rights Reserved.

冀公网安备13030202002153号
冀ICP备2024080833号

北大荒新媒体中心品牌网站信任认证